你好好说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零点看书00k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星衍没有作出选择,因为他知道单凭这个选择无法扭转现状。
舆论的声音已经被挑起,在他的预测中,未来和灯塔人必有一战,区别只是什么时候爆发。
【30年2月】
时间过得很快。
在「尼亚」地区并入「星联邦」后,4年时间转眼而过。
斜月帝国方向。
临时作战部门持续不断地和斜月帝国打了整整4年。
在前两年,双方打得最激烈,接连爆发了多场大型战役。
「斜月大陆」世界的东南角被联邦方面控制,整个「钟摆」地区,半个「林赛」地区被纳入联邦掌控,超过1500万斜月人位于联邦控制区之内。
为了达到如此战果,临时作战部门在前两年付出了总计余名联邦军士兵的牺牲,伤员是牺牲人数的三到五倍。
因此,联邦第一集团军也在战争中不断征召新兵,一些功勋作战集群甚至已经换了一半人了。
牺牲总人数快达到「格林特湾」战争的两倍了。
相应的物资消耗更是堪称天量,据不完全统计,按星币价值计算,已经超越了200亿星币。
具体的过程没有什么好说的,「斜月大陆」世界作为斜月帝国的核心世界,被各种高密度城市充斥。
打的就是巷战。
一座座城市化为血肉磨坊,虽然斜月士兵都是新兵,但在巷战的环境下,他们也有概率对联邦军士兵造成伤害。
为了阻挡联邦,斜月帝国付出的代价更加沉重。
至少有100万斜月士兵在战争中牺牲。
要不是在战争中,斜月帝国的军事技术和军事战术在不断进步,自动枪械仿制成功,内燃机技术出现,斜月人也无法把联邦拖在一座座城市之中。
在这4年中的后两年,临时作战部门的攻势有所放缓。
这当然不是因为战争的牺牲或资源损耗,事实上,这些消耗对于「星联邦」来说是有利的。
这场战争为联邦储备了大量的老兵,前线的联邦第一集团军采取了以作战集群为单位的轮换制度。
一支作战集群在前线打了一段时间,一般是一个月到三个月,就会被安排到后方休假,让其它作战集群顶上。
所以,虽然联邦第一集团军在前线一直维持着10万作战人员的规模,但更多的老兵被放到了后方,以军事教官或其它身份继续为联邦效力。
最主要的原因是,后方不稳定。
这是联邦攻击斜月帝国的过程中一直出现的问题,并且,基本没有有效的应对手段。
「星联邦」在战争中采取的治理过程为三步。
第一步,攻打下来一片地区。
第二步,在当地重建亲联邦的新地区政府。
第三步,通过正规的程序,宣布这片地区并入「星联邦」。
简单粗暴。
但没有用。
大量自发的或斜月政府组织的城市游击队给临时作战部门带来了巨大的后勤压力。
治安型武装无人机的需求不断上升,从最初的一万架上升到了两万架,甚至三万架。
要知道,前线都不需要那么多的武装无人机,而且,这些武装无人机的后勤消耗和控制成本远远超出了临时作战部门的负担上限。
武装无人机是有用,但在面对大规模的人口时,有用的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