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都是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零点看书00k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另一个谋士赶紧制止到“不可不可,你这是要害了我安南百姓呀,若是直接派二十万军队去,那不摆明了是我方先挑起的战事。”
又有一谋士说到“若是这样,我建议直接放弃老街,往回撤,让他们主动打过来。”
胡元澄像是听到了妙计一般,眼睛亮了起来说到“诱敌深入!这办法好呀,通知全军,集合后撤三十里。”
不少谋士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要知道这可是整整二十万大军啊!而且其中还有十万禁卫军,如此庞大的兵力还没有正面交锋就直接撤退?这不是给敌人看笑话吗?这样的行为实在太丢安南的面子了。
然而,事实上,胡元澄的决定并非毫无根据。他参考了古代战争中的一些策略。在古代战争中,军队的纵深至关重要。如果一支队伍的纵深过长,很容易导致首尾无法兼顾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明朝一直向北追击蒙古,但只要对方一逃跑,这场战斗就不敢继续下去了。因为随着战线拉长,补给难以跟上,投入也会不断增加。因此,胡元澄计划采用同样的方法,通过拉长战线,让明朝陷入困境,从而迫使他们主动寻求和谈。
收到军令后,二十万安南士兵便开始收拾东西往南退,本来他们驻扎在老街府周边,收到军令后便直接往义路府退去,而老街等于是直接被抛弃了一样,不少老街府内有钱的权贵在得到军队后撤的消息时便也纷纷打包家当连夜往后逃了去。
老街府与辖区内的几个县城因为靠着近大明的云南,权贵倒是不多,反而是以当地守军的军民家属,以及一些与大明进行贸易的商人为主。
所以得知消息的人不在少数,短短几天内,原本还算是繁荣一片的老街府,顿时少了近三分之二的人口,一下变成了空城,留在城里的要么是穷苦百姓不知道跑去哪的,要么就是老弱病残跑不了的,他们也都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马关县内
沐晟哈哈哈的笑着和朱楩与解子纶说着前方传来的消息,安南士兵南撤防线,放弃了老街,这等于他们此时算是兵不血刃的就拿下一城。
而此时朱楩手中则拿着陈河从中都府传来的消息,他转手递给了沐晟,并说到“沐二哥说的这个的确值得高兴一下,不过据陈河他们传来的消息看,此次调来的是他们的禁卫军,也就是说咱们右路大军还是得直面对方同等力量的边防军。”
沐晟思索片刻说到“照这么看来,安南是把所有的宝都压到边防上了,即便他们内里空虚,也要挡住咱们。”
解子纶却点出沐晟这话中的问题“沐将军所言甚是,但您站在的角度是咱们两国已经明确了敌对的状态上,而现在发生的几次交锋虽然都是军事上的,但名义上还是民间的。所以他们这样押宝,肯定是有别的目的。”
朱楩也不免疑惑起来,这征伐安南确实是计划,可至今以来他们都没有发过任何的明诏,也没有进行过任何的入侵,即便是交锋也都用的百性名义,自己这边一直都是被动防守,不断挑衅的反倒是安南。
而现在先撤军的竟然是安南方面,这胡季犁到底在盘算着什么,让他也不由得好奇起来。
“我有一策,二位可想听听?”朱楩嘴角一翘,露出一股子阴谋的味道。
“是何?”解子纶与沐晟同时好奇起来。
朱楩淡定说到“经济上占领,军事上舍弃。”
两人听完不解的互相对望一下,又同时问到“殿下能否再解释解释。”
朱楩拿起桌上的糕点,吃了一口,然后在两人的面前比划了一下说到“意思就是,现在老街以及周边几个县城不出所料的话基本都只剩下些老弱病残了,但是他们仍然需要衣食住行,咱们呀,不派士兵去占领,咱们就派百姓和商人去做生意。”
解子纶一听就明白过来,如今老街已经没有任何守军,如果此时派兵过去占领土地并插上旗帜,那么大明就会被视为率先发动战争的一方。然而,如果派遣一群商人和百姓前往,这将被视为正常的商业往来和民间交流,而不是军事行动。
这样做不仅可以避免引起安南的反感,同时也能够展示出大明的实力和决心,从而达到“攻心”的目的。这种策略既巧妙又具有挑战性,它考验着双方的智慧和决策能力。
如果安南选择再次调回军队,那么他们将会面临巨大的损失和士气低落的问题;而如果他们选择保持现在的撤退态势,那么朱楩将获得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来巩固自己与大明在老街百姓心中的形象。
因此,这个计划对于他来说是一个非常明智的战略选择,可以帮助他们在与安南军的这场较量中取得优势。
沐晟抓抓头为难道“可是咱们上哪去找商人和百姓呀,咱这里的百姓都是士兵假扮的。”
“沐二哥说的不错,所以咱们这次派的就是这些由士兵假扮的百姓过去。”解子纶摇着扇子说道。
朱楩也赞同的点头“就让咱们的这些士兵进城贸易即可,要让这老街的百姓活得比在安南时期更舒服些。”
沐晟马上叫来了两个副将就把这个方案安排了下去,一众由云南卫士兵假扮的商人与百姓就带着东西往老街去了。
老街府城内留下来的百姓们这两日都选择闭门不出,怕的就是万一明朝士兵进城之后的烧杀抢掠,可是担心的事情一直没有发生,没有任何的士兵进城,反而是不断有大明的商人与百姓带着东西前来贸易,有牙膏牙刷,有香皂和洗发水,还有各种糖果与吃食,这些安南老街的百姓哪见过这些动西,就像当初的大明百姓头次见到这些东西一样,各种好奇,最终也都纷纷拿出粮食来与这些大明商人进行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