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染流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零点看书00k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东临府西高东高中间低,这就造成了中间部分的地上河。

几十年前针对这个问题,不少工部官员提出建造几十条高高在上的地上河,一路护送这些河流直接入海。

这无疑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东临府的官员也是这么做的,可这些地上河存在一个巨大的缺陷。

根基不稳,易溃易散。

简而言之就是地上河的堤坝不稳固。

如今针对这个问题,当地官员只能不停的让人往河边堆积泥沙加固堤坝,同时派出大量的服劳役的人挖沙取沙,想尽办法降低河流水位。

东临府海河的问题是大商几百年的老问题,几年就要发作一次,突闻海河决堤百姓们没有义愤填膺。只有对大自然,对灾害的无奈,只能祈福经验丰富的东临百姓在大堤破溃之前及时躲避。

京中因为东临府海河决堤一事悲天悯人。

杜小喜亦是从柳垚口中知道了东临府地上河的问题。

说不感慨是没有,杜小喜听到决堤第一个想法就是贪污腐败,豆腐渣工程,之后便是植被被伐,水土流失。

事实却是大大相反,一切皆是因地形而起。

大商关于河流治理的政令让杜小喜实在难以想象的科学先进可持续。

除了感叹一番,杜小喜也和其他人一样为当地的百姓祈福,其他再多的却却是无能为力。

上辈子杜小喜自小生活在大陕西的山中,杜小喜小时候河都没见过几条,她们那里年年最大的问题就是闹春旱。涝灾这种事情千百辈子就没听说过。

若是说怎么应对春旱的问题杜小喜还能根据小时候的经历现身说法,提点什么建议。可要说道涝灾,杜小喜这么个两辈子的旱鸭子可真是没办法。

地上河啥的,是见都没见过,怎么治?

转眼又几天过去,快到了两个小家伙回书院的日子。杜小喜的心思便回到给儿子们准备东西上。

“少夫人,喜乐寺的小师傅来了!”

门房通报一声,很快便有人引着一个十岁出头的小和尚进来。

杜小喜一看,哟嘿,不认识!

看来是师父新收的徒子徒孙了。

杜小喜已经有两年多没见过师父,上一次见面还是匆匆一别,之后师父又带着一群小和尚满天下云游去了。

杜小喜觉得他师父已经六十岁的人,就因该有点老年人的样子,就不要漫山遍野的乱窜不见人影了。

可惜,师父大了不由徒弟,每次师父总是云游的谁也不知道去了哪里。

小和尚对着杜小喜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小僧仁德见过师姑。”

杜小喜回以一礼,“劳烦你跑一趟,可是师父师兄有什么事情?”

小和尚点点头,从被雨水溅湿的宽大袖袍中拿出一封信双手奉上,对着杜小喜道:“师祖说请师姐尽力而为。”

杜小喜一脸疑惑的点点头,吩咐茜草道:“带着小师侄去吃些汤茶。”

小和尚赶忙拒绝,“回师姑,师祖还有话要带给主持师伯,仁德告辞了。”

(未完待续。)